English

首页>>爱眼知识

眼科科普丨青少年近视的成因及其危害

作 者:admin发布时间:2017-06-07 16:54:27

近视眼这个名词对我们现代人来说并不陌生,它是指人眼在不使用调节时,外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折射后,呈像于视网膜前方,不能在视网膜黄斑区清晰呈像从而导致的视物不清;近视眼的主要表现为视远处的物体不清晰,近距离视物清晰。

我国青少年近视眼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7-18岁的青少年人群中64.9%为近视患者,大学生中,高达78.5% ~ 95.5% 患有近视。我国是近视眼的高发地区,青少年近视眼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并有向低龄化(3~6岁群体中,约有2.5%的儿童为近视)、高度数发展的趋势。随着升学压力增大和现代化生活习惯的改变(如电子产品的普及),还将对近视眼患病率产生持续影响。中小学生视力下降是当前影响青少年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关系到整个民族健康素质的提高。近视眼不仅仅是医学问题,而且已成为广大群众所共同关心的社会问题。

 

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比较复杂,至今没有明确定论,一般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

 

1、遗传素质:近视眼有一定遗传倾向,对高度近视更是如此。且父母双方均患近视眼的遗传率较父母一方患近视眼为更高。但对一般近视,这一倾向就不很明显。有遗传因素者,患病年龄较早,多在6.00D以上。但也有高度近视眼者,无家族史。高度近视眼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一般近视眼属多因子遗传病。 

 

2、发育因素:婴儿因眼球较小,均系远视,随着年龄的增长,眼轴也逐渐加长,至青春期方发育正常,此为眼睛的正视化过程,如在此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光照强度、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等),导致眼睛接收到各种异常的视觉经验,或者过多的用眼疲劳,都有可能造成眼球过度发育,眼轴增长,从而往近视方向发展,形成轴性近视或者曲率性近视。此种近视称为单纯性近视,多在学龄期开始,一般都低于600度。至18~20岁左右即停止发展。如幼年时进展很快,至15~20岁时进展更迅速,以后即减慢,这类近视常高于600度,可到2000~2500或3000度。这种近视称为高度近视或进行性近视或病理性近视。此种近视到晚年可发生退行性变,因此视力可逐渐减退,配镜也不能矫正视力。但有极少数为先天性的,在出生时就有近视眼。

 

3、环境因素:相对于遗传因素,科学家们认为环境因素对近视眼的发生起的作用更大。目前研究表明长期近距离用眼是近视发展的高危因素,另外研究表明户外暴露时间足够长可以预防近视眼的发生,可见光照强度间接或者直接的影响了近视的发生与发展。注意用眼环境,用眼卫生在近视发生发展中也起到了重要的预防作用。

 

近视眼的危害与影响

1、造成眼疲劳:由于视物不清,眼睛增强调节,眼的肌肉长时间处于过度紧张状态,易造成眼疲劳。可出现眼胀、眼疼、眼眶疼、眩晕、恶心等症状。

 

2、易引发斜视:发生近视后,由于看近时使用调节较少,集合使用较少,造成内直肌功能不足,两眼集合功能相应减弱,如果不及时处理,因而极易造成外隐斜或外斜视。

 

3、“飞蚊症”:高度近视由于眼内的玻璃体液化,眼球弹性降低,可产生玻璃体内浮游物,即玻璃体混浊,眼前出现点状、蛛网状、丝状等黑影飘动,俗称"飞蚊症"。通常“飞蚊症”不影响视力,但比较严重的飞蚊症可影响视力。

 

4、黄斑出血和变性:高度近视或病理性近视极易造成眼底病变,可造成黄斑出血,视网膜、脉络膜萎缩变性等疾病,严重影响患者视力。

 

5、视网膜脱离:高度近视由于眼轴拉长,玻璃体液化变性,玻璃体内的纤维条索可与视网膜发生粘连,并牵拉视网膜,当眼球受到外力冲击或外伤时,可引起视网膜破裂,造成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脱离是高度近视眼最严重的并发症,视力极度下降,部分视野缺损,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失明。

 

需要强调的是,并非仅有高度近视才会发生这些眼病,而是各种程度的近视都可发生,但其风险随着近视程度的加深而增大,一旦造成永久的视力丧失,危害性极大,不仅会给个人、家庭带来视力及视功能的影响和伤害,还给全球卫生保健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

 

                                                       供稿:视光中心 黄少存 江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