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院讯息
封控区的白衣执甲:“最美逆行者”和那些感动他们的瞬间
“不好意思,突然来了新的核酸检测任务,我们马上又要出发了。”拨通武斌电话时,话筒里不时传出杂乱的脚步声。一切准备停当后,他们将立即赶赴津南区咸水沽镇某处社区,开展新的入户检测任务。
武斌是天津市眼科医院视功能检查科负责人、支援津南大筛医疗队队长,上面这一场景,已是他近一周来为数不多的空余时刻。1月12日,市眼科医院组织起52人的筛查医疗队,奔赴天津本轮疫情中发现病例最早、风险较大的咸水沽镇,展开核酸检测工作。
“这是一场持久战,但我们有信心打赢这场硬仗,为夺取疫情阻击战的最终胜利,做出贡献。”武斌说道。
一场遭遇战:
没怎么合眼的30多小时
时间回到1月12日。这天,天津市眼科医院党委发布紧急动员令,号召全院党员干部和医务人员驰援津南。随后仅一个多小时,一支由52名医护人员组成的筛查医疗队就组建起来奔赴津南。当时他们还不完全知道,在天津市最早出现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本土疫情的区域,等待自己的将会是一场怎样的遭遇战。
“9点全院发起动员,10点多队伍就已组织好,乘车往津南驶去。大家只携带了检测物资和少量的个人物品,面对的则是尚不清晰的疫情态势。当天,天津开启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各区、各街道又一次忙碌起来。而在津南的封控区内,核酸检测情况则更为复杂,潜在风险也更大。”武斌说道。
按照防疫相关规定,封控区内实行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的管控措施,封控区内居民定期进行核酸检测,健康码赋红码。武斌和同事们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为封控区居家隔离的市民进行入户核酸检测。
武斌介绍道,在封控区内,有些家庭门口有一种智能防控门磁装置,里面的居民需要执行严格的居家隔离,一步也不能迈出家门。对筛查医疗队来说,看到这种装置,就意味着里面有人需要接受入户核酸检测。
12日下午5点,抵达津南区咸水沽镇稍作休整的市眼科医院筛查医疗队接到了第一个入户检测任务。全队52人立即全部扑到一线,穿上防护服,拿上名单和检测材料,走进居民楼一户户筛查,一直忙到次日凌晨,有些队员甚至天色将明时才完成任务返回驻地。如今回想起来,武斌直言那是最艰苦的一天。
“13日凌晨3点、4点、6点,几拨队员陆续返回,高度紧张和疲惫之下,大家也没什么胃口吃饭,纷纷和衣而睡。但他们最多也就小睡了两三个小时。清晨7点,我们就接到了新的任务,这一忙,就又忙到了天黑。”武斌回忆道,他本人就在团队集结前往津南后的30多个小时里,几乎没有合过眼。
长时间连续工作,给检测人员带来了身体上的疲惫。而身处风险较高的封控区内,心理上的紧张情绪也是难免的。事实上,13日中午咸水沽镇一例检出核酸阳性的感染者,正是由市眼科医院筛查医疗队队员采集的核酸样本。一时间,考验摆到了团队面前。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也做了完备的防护,但筛查中亲手检出了阳性患者,一线队员担心自己被感染,这是很正常的情绪,这也印证了在封控区内做检测工作的风险性。接到这个消息后,这组队员是否还能继续行动、我们全队是否还能继续行动,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武斌介绍道,“经过感控部门的研判和检测,防护到位不存在隐患,我们随后严格按照要求,继续展开工作。”
寒夜+疲惫:
困难之下他们是“最美逆行者”
艰苦的遭遇战后,随着本轮疫情的发展和筛查工作的深入,市眼科医院筛查医疗队逐渐找到更合适的工作节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疫情就是命令,支援津南的队伍集结时,时间非常紧迫,接令后以最快速度赶往‘战场’,任务一来,便匆匆投入了战斗。”武斌感慨道。
让队员们安心的是,此后几天,市眼科医院先后为支援津南的筛查医疗队运送了三批物资,包含了方便面、饮用水等速食食品、防寒服、防护用品、洗漱用品等,甚至连应对极端情况的成人纸尿裤也在其中,尽可能地做到有备无患。
工作调度上,筛查医疗队在度过工作首日的全员连轴转后,开始分为两组轮班,保证队员不过度劳累。高强度的检测任务后,他们能休整一天,再重新投入工作。
然而,即便物资无虞,调度得当,连日在封控区作战仍然是一项充满艰苦的工作。天津市各区驰援津南的多支检测队伍需要不停地穿梭在封控区、管控区之间,任务下达后,检测人员就要第一时间赶过去,和当地志愿者协同合作,了解情况,开展检测。
几天来,在主要活动范围为咸水沽镇的市眼科医院筛查医疗队队员们眼中,空无一人的街道、封闭待检的小区,已是司空见惯的场景。每个队员一天要入户检测上百人,1月15日,团队当值的30名队员共检测了6000余人。
在检测过程中,队员们要克服的,是寒冷、黑夜和疲惫带来的困难。武斌回忆说,大风有时会吹飞队员的面罩,夜晚筛查时,时常只能靠头灯、手电甚至热心居民的汽车大灯来照亮身份证上的信息。更不用说检测任务繁忙时,即便三餐供应充足,也往往无法准时准点用餐。某次筛查任务终于完成后,有疲惫的队员直接坐在马路边上,打起了瞌睡。
在封控区检测的每个细节,都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武斌说,单是穿脱防护服,就是一件颇不容易的事情,“穿、脱防护服均很费时费力,步骤也十分繁琐,更要严格遵循各项防疫规定。例如穿脱时要去指定地点,要在多个环节做好消杀,还要在穿上防护服后检查密封性,有缝隙的地方要用胶带粘上。往往两个队员互相帮忙穿脱防护服,也需要忙个三十分钟左右。”
武斌表示,队员们遇到的种种情况,是疫情来袭后天津所有核酸检测人员的一个缩影,“一轮轮筛查里,每个站在检测一线的医护人员都是为了守护市民的健康安全而‘逆行’,都很不容易。几天下来,我们的队员们都发挥了不畏辛苦的精神,大家都是好样的。”
封控区里的那些感人瞬间:
“阿姨,您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虽然封控区、管控区内的核酸检测十分辛苦,但近一星期的时间里,市眼科医院筛查医疗队队员也遇到不少温暖的瞬间,让大家感到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咸水沽镇东旺家园在天津本轮疫情中被划定为封控区,在一次入户检测时,队员收到了一个孩子写的感谢信,这封信里写道:“希望疫情快点结束,这样阿姨们就能早点回去陪家人了。阿姨您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我长大也要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津南加油,咸水沽加油!”
在管控区,居民要有序下楼到指定地点进行核酸检测。队员们在一个小区楼下摆好检测点位,一对姐弟下来做核酸检测时,给在场医护人员表演《听我说谢谢你》的手语舞。孩子们的暖心话语和表达感谢的举动,让大家特别感动。
武斌表示,入户筛查与空旷户外的筛查有所不同,挨家挨户核对信息,社区间频繁来回,都要消耗时间。检测一栋居民楼平均要用一小时左右,有时一户里住的人很多,光是核对身份信息就要花去不少工夫。
入户检测居家隔离人员的特殊性,对检测工作提出了更多要求。例如,队员们要尽可能避免给居民带来干扰和污染,注意消杀,尽量不进入室内,“我们在敲门前和样本采集后都要进行消杀,采集核酸样本的过程多在门口进行,这些举措是把污染隐患降到最低,同时也让居家隔离的老百姓们安心。”
细致的工作,换来的是居民的感激。几天下来,有些小区已经去过不止一次,不少居民的面孔看着有些面熟,居民们对队员们身上用笔写就的“市眼院”三个字也有了更多亲近感。检测过程中,很多队员收到了待检居民送上的饮用水、自发热暖贴等用品,也不时听到来自居民的一声声感谢。
另一方面,是队伍自身的逐渐成长。武斌告诉记者,出征津南前,队伍里有的医护人员曾参加过筛查工作,而有的人则是第一次接触大筛,虽然接受过相关培训,但仍是在实践中边做边学。如今,队员们的操作已非常熟练,能够越来越高效地完成一次次任务。
市眼科医院宣传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支援天津本轮疫情中津南区乃至全市的筛查工作,该院已经有超过40%的护士调往筛查一线。同时,医院的门急诊工作仍然维持正常运转,继续为患者提供服务。
截至目前,市眼科医院支援津南大筛医疗队仍然奋战在一线,帮助津南人民进行着一轮又一轮筛查。队员们表示,面对社会面“清零”的任务,他们已做好准备,有信心完成任务。(津云新闻记者 侯沐伟)
来源:学习强国 津云